<code id="6cmp9"></code>

    <table id="6cmp9"><span id="6cmp9"><ol id="6cmp9"></ol></span></table>

    <acronym id="6cmp9"></acronym>
      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LICA United Technology Limited

      服務熱線: 13910499761 010-51292601
      企業郵箱
      新聞資訊 News
      News 新聞詳情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日期: 2021-07-09
      瀏覽次數: 112

      全球不斷升溫,已對地球生態系統、人類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海洋作為全球碳循環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大氣CO2的主要匯。海洋在吸收大氣CO2和調節氣候變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同時本身又受到大氣CO2濃度不斷增加的影響。長期連續觀測海洋上空大氣中CO2濃度的變化對量化海洋吸收的CO2能力,理解海洋碳循環和整個地球系統相互作用和反饋的關鍵,而且對預測未來大氣CO2?的濃度乃至全球氣候變化都有著重要意義。


      長期、定點、準確地觀測限排溫室氣體本底變化,研究其源、匯和輸送規律及其影響,是當今全球變化研究、社會發展和環境外交政策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海表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連續觀測結果,可以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基礎的數據支持,為中國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處于有利位置提供保障。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國家海洋局海洋災害預報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碳化學實驗室)是國內最早系統開展海洋碳循環監測和研究的機構,并率先在國內開展海洋大氣溫室氣體連續監測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1. 海島基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站建設

      2013年至2017年間,建成了永暑島(南沙)、永興島(西沙)、北礵島(臺灣海峽)和嵊山島(長江口)4座海島基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站,并開展業務化觀測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個覆蓋中國近海的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網,填補了中國近海海洋上空大氣溫室氣體高精度連續觀測數據的空白,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業務化海島基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網,該監測網的建成在《中國海洋報》被專欄報道。


      其中,西沙永興島位于南海腹地,不但擁有南海海域代表性熱帶季風氣侯特征,而且遠離大陸,具有南海西北部海洋大氣溫室氣體本底值的代表性。北礵島位于福建霞浦縣東南部,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周邊大氣具有東海海洋大氣溫室氣體本底值的代表性。嵊山島位于浙江沿海,屬于典型的北亞熱帶海洋季風區,其周邊大氣具有長江口海洋大氣溫室氣體本底值的代表性。南沙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站位于永暑島,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周邊大氣具有南海中南部海洋大氣溫室氣體本底值的代表性。這4個選址分處中國東海、南海,可為這一廣大海域的溫室氣體監測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數據。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2. 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業務化運行

      建成了“監測控制系統”和“數據傳輸處理系統”,保證了中國近海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系統的業務化運行工作。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3. 海島基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技術開發


      多次對海島基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系統進行升級,大大降低了海島氣候環境和人工操作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使得CO2觀測精度達到 0.1ppm,CH4精度達到1ppb,監測頻率達到1Hz,達到(WMO-GAW)全球溫室氣體監測本底站的技術要求。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4. 監測數據應用


      將4個海島基監測站的監測數據與大氣所“GEOS-Chem”大氣化學傳輸模式結果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4個海島基監測站監測數據均能代表該區域大氣本底濃度變化情況;同時監測數據可以捕捉到模式結果無法模擬到的突發變化情況。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GEOS-Chem 模式框架圖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5.?溫室氣體分析儀(GGA)簡介

      LGR公司(現隸屬于加拿大 ABB)的溫室氣體分析儀(GGA)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同時測量甲烷、二氧化碳和水汽濃度的儀器,具有更高的優越性能。GGA操作簡單,耗電低,堅固耐用,是野外研究和空氣質量監測的理想工具??焖贉y量(10 Hz)的特性使其成為渦動相關協方差通量測量和土壤通量研究的更優選擇。


      我國建設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對氣候變化

      1)?同時測量CH4,?CO2,?H2O三種氣體,消除稀釋效應

      2)?高準確度,不確定性<0.03%

      3)?更寬的測量范圍,且全量程線性

      4)?經過全球通量觀測網絡(如WMO等)和專業實驗室的驗證


      Nature、Science等權威期刊上有大量文獻發表,是渦動相關通量測量和土壤通量研究的理想工具


      6.?資料來源: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呂洪剛?高級工程師


      News / 相關新聞 More
      2023 - 08 - 14
      碳中和背景下生態系統多要素觀測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時間:2023年8月29日參會方式:線上承辦單位主辦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南巖溶石漠化治理國家創新聯盟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方:北京林業大學林業生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美國Picarro公司01 背景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碳匯角色,鞏固和增強生態系統碳匯是我國“雙碳”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目前對于不同生態系統的碳源匯功能、量級、分布、動態和驅動因素的認識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就對生態系統碳通量的準確觀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基于單一方法的觀測通常存在著觀測要素單一和尺度單一等問題,且可能受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誤差的影響而建立多方法的立體聯合觀測,如將SIF遙感、渦度相關法、箱式法和通量梯度法、同位素觀測技術等觀測方法相結合。一方面,各方法之間可以相互驗證,提高觀測數據的代表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各方法之間...
      2023 - 08 - 04
      碳中和背景下生態系統多要素觀測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時間:2023年8月29日參會方式:線上承辦單位主辦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南巖溶石漠化治理國家創新聯盟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方:北京林業大學林業生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美國Picarro公司01 背景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碳匯角色,鞏固和增強生態系統碳匯是我國“雙碳”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目前對于不同生態系統的碳源匯功能、量級、分布、動態和驅動因素的認識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就對生態系統碳通量的準確觀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基于單一方法的觀測通常存在著觀測要素單一和尺度單一等問題,且可能受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誤差的影響而建立多方法的立體聯合觀測,如將SIF遙感、渦度相關法、箱式法和通量梯度法、同位素觀測技術等觀測方法相結合。一方面,各方法之間可以相互驗證,提高觀測數據的代表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各方法之間...
      2023 - 07 - 04
      2023年6月28-30日,濱海藍碳科學與應用國際會議在??陧樌匍_,此次會議由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南海研究院和海南大學共同協辦。圍繞會議主題“雙碳”背景下濱海藍碳的科學與應用,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42名專家、青年學者及有關代表分別圍繞“濱海藍碳生態系統清單、修復技術與碳匯潛力”“濱海藍碳生態系統碳循環關鍵過程與藍碳形成機制”“新興濱海藍碳生態系統碳匯機制”“濱海藍碳交易政策、監測與計量標準”4個專題,貢獻了14場專題特邀報告,28場青年學者報告,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學術盛宴。本次大會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藍碳國際科學委員會共同主席史蒂芬·克魯克斯(Steve Crooks)、印度尼西亞科學院院長、印度尼西亞國際林業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丹尼爾·穆爾迪亞索(Daniel Murdiyarso)、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
      2023 - 06 - 29
      6月16-18日,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定量遙感專業委員會、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定量遙感學術論壇在成都順利舉行。論壇主題是“定量遙感科學技術發展與應用”,基于此,從事定量遙感研究的專家學者、高校師生、行業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各抒己見,精彩紛呈。全國定量遙感學術論壇由李小文院士倡導并發起,首屆論壇于2007年舉辦,從 2017 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國內遙感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每屆參會人員規模近千人。本屆論壇為期三天,會議邀請中國科學院龔健雅院士、吳一戎院士、樸實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陳鏡明院士等知名專家學者作特邀報告,共設置25個分論壇,有關國家部委、行業協會、高校和企業代表500余人參與,來自全國的20余家遙感領域相關企業及單位參加展會,針對定量遙感理論、技術、應用等問題,交流最新進展、研討發展方向并促進學...
      關閉窗口】【打印
      Copyright ?2018-2023 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安寧莊東路18號光華創業園5號樓(生產研發)
                光華創業園科研樓四層
      電話:13910499761 13910499762 010-51292601
      傳真:010-82899770-8014
      郵箱:info@li-ca.com
      郵編:100085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創業二路玖悅雅軒商業裙樓3層瑞思BEEPLUS 3029室 手機:13910499772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稱:
      • *
      • 地址:
      • *
      • 電話:
      • *
      • 傳真:
      • *
      • 電子郵箱:
      • *
      • 郵政編碼:
      • *
      • 留言主題:
      • *
      • 詳細說明:
      • *
      在線留言
      關注我們
      • 官方微信
      • 官方手機端
      友情鏈接:
      X
      1

      QQ設置

      3

      SKYPE 設置

      4

      阿里旺旺設置

      等待加載動態數據...

      等待加載動態數據...

      5

      電話號碼管理

      • 010-51292601
      6

      二維碼管理

      等待加載動態數據...

      等待加載動態數據...

      展開
      欧美日韩激情aⅴ图片_亚洲免费色片网址大全_中国产xxxxa片免费视频软件_俄罗斯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code id="6cmp9"></code>

      <table id="6cmp9"><span id="6cmp9"><ol id="6cmp9"></ol></span></table>

      <acronym id="6cmp9"></acronym>